贵阳市第七中学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公办普通中学)
贵阳市第七中学介绍:
贵阳市第七中学
贵阳七中坐落在贵阳市的“华尔街”中华北路云岩广场上,她创办于1955年。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中有10年的改革和崛起,1996年作为贵阳市唯一的初级中学率先推行向教学一线及班主任教育教学倾斜为主的“岗职对应,一岗多责,评聘分离”的人事制度改革。10年的辉煌和成绩凝聚成了“七中文化和个性”,并成为贵阳市教育局英语教学实验基地、贵州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育学会美术教研基地、团中央“少年科学院科普实验基地”、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特色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授牌为“21世纪优质教育项目学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中北校区、瑞北校区、金竹校区)占地共100亩,在编在岗教职工265人,离退休教师168人。现有国家级骨干2人,省市级骨干6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68人,中级164人。学生4000余人,66个教学班。
学校自1999届初中毕业生制造七中“夏季神话”后,2000届辉煌再现。2001届、2002届、2003届、2004届连续四届中考状元的产生及更多的学生从这里“习德奋进”跨入省级一、二类示范高中,2005届又以全市最佳平均成绩领先,再次彰显七中团队敬业精神。十年中的每次足迹始终伴随着七中踏实进取的教育热情,在不断发现、反思、认知、升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中,构建了学习型学校共同体,七中以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著称,又以严格要求、个性发展见长。
现任校长、省十届人大代表、心理学硕士、副教授、中学高级教师郭子仪,秉承学校50年的发展校史,立足弘扬96年教改以来的机制创新和渐进式的规模办学,确立了“人格大于知识”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在一校三址的规模办学过程中,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生命,以科研为底蕴,以心理咨询、健康辅导为特色,通过了联合国子课题《教师素质培养提高与优质教育研究》、北师大“十五”国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承担了西南大学国家“十五”课题“学生人格健康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单位,并正在申办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校的工作。
在学校文化育人环境方面,按照学习化的理念,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成立校合唱团、校篮球队、校车模科技小组、小记者队、绘画小组、乒乓球队、朗诵小组、英语活动小组等,使同学年之间、不同学年之间的学生合作学习、互助活动,教师之间合作教学成为可能。
在课程及师资专业建设方面,着重探索跨学科听课、评课的整合过程和学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淡化教师单一学科本位观,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跨学科的综合素养、知识、常识溶汇在教师专业发展之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综合实践及主题活动领域,融通德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花卉小组”、“茶艺小组”、“十荣十耻”主题、“感恩之爱”、“生命之重”、“从身边爱起”、“关爱自我”、“珍重他人劳动”等主题班会、主题实践中构建了具有校本德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在教师、学生评价方面,体现开放性、制度性、过程性、个性化的特色,启动了班主任“老带新”工程、“青年教师工作室”、“校级名师工程”,实施了德育活动周及一年两次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一年一度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周”、“心理咨询辅导开放日”、“英语节”、“普通话诗朗诵”活动,把评价贯穿在人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把评价定位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质化过程中,把评价落实在《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中;把评价融合在“自我诊断”、“自我发展计划”的调整过程中,这种人性化、诚信化、尊重性的评价不仅激励而且催人奋进。
此外,我校制定了《教师班主任建设5年方案》、《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班主任工作评价手册》、《七中学生一日守则》、《七中学生守则》、《教师科研指南》、《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七中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守则方案》等,力争经过5年的时间,在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中,逐步实现“精、细、严、学、训、合”的发展格局,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创造最佳的软环境。在特色和个性化的办学之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霞天。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108号
电话:0851-6511235转(1007)
贵阳市第七中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