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溧阳市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历史上的“平陵书院”,创建于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地址在原溧阳县城东北隅。院内有“苍云”石巍然屹立。相傅宋丞相赵葵定居溧阳后乐晚香堂于城南,宋理宗赐他“三石”,“苍云”其一,石上篆刻“苍云”二字,传为宋高宗所书。至明孝宗弘治年间知县符观移置于行馆(平陵书院前身)。光绪28年(1902年),清政府废科举行新学,“平陵书院”改名为“溧阳县高等小学堂这是我市创办学校的开始,全市仅此一所,距今已有109年。
堂长是“儒学教论”(清代管文人的官职)陈垂纶,后由宋葆祺继任。当时的课程设置为“修身、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书画、体操”等。学堂每年招收40名学生,学制4年,另附设“蒙学班”(相当于初小)共2班,每班20人,学制亦是4年,共12个班,320名学生。1912年,因校舍不够,将“蒙学班”移至东门节孝祠内(原县委小会堂北)。
20多年来,学校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校特色日趋鲜明,"勤奋守纪活泼团结"的校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学校现有54个班,其中幼儿班12个,小学班42个,学生总数近3000人,其中幼儿园663人,小学部2213人,教职工 人,其中特级2人,大专惟上的教师占 %,校,校内,近万平方米的七幅教育楼错落有效,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现代化,教育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省级立项课题2个,常州市级立项课题7个,涉及到德、育、体、美、劳各个方面,多年来,学校教师先后在省级惟上报刊发表文章近300篇,"求实创新"的教风已经形成。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被团中内,国家教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和"双学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科 成绩稳步上升,体艺活动蓬勃开展,"三棋"、"科教"、"珠心算"已成为特色。素质教育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