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第一中学前身为罗源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31年(1942年)2月。罗源县立初级中学开办时借用凤山小学(今实小)的单层四间的“文虎校舍”,设2个班,8名教员,103名学生。民国32年秋迁校于城隍庙,民国35年8月增设4年制简易师范本科班。民国37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罗源一中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开展-。当年在城隍庙东侧建成木结构双层校舍。1949年9月罗源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后,更名罗源县初级中学。有6个班、18名教职员、191名学生。1955年迁校址于岐阳山麓后陆续扩建新校舍。1956年9月增设高中部,更名福建省罗源中学。1958年更称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1959年秋首届高中毕业生40名,参加高考被录取37名,高考成绩列福安专区第2名、福建省第18名,其中生物科成绩为全省第1名,俄语、语文、数学、政治等科成绩均在全省10名之内,是年学校被列为福建省重点中学之一。此后至1966年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率均达60%以上。1960年校长黄兆希代表学校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文革”期间,学校受到严重破坏,1966年6月起“停课闹革命”,17名教师被揪斗,校长黄兆希含冤去世。1969年2月复课后在校学生被全部动员上山下乡插队劳动,9月开始招收新生,其后骨干教师被抽调到农村任教,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削弱文化课教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粉碎--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学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出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同步”措施,努力开创新局面。高考成绩逐年提高,1986年考生刘晓东、陈临江分别以100分和99分列全省高考物理科第1名和第2名。1987年文科高考成绩列全省第9名,当年录取大专人数超百人。1988年高考录取率达80%,考生黄小芬,为全省文科类数学单科第1名。1985年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1985和1987年被评为省绿化红旗单位,1988年评为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1989年被评为福州市学校德育先进单位、校园治安整顿先进单位,校长郑鸿坤荣获福建省庄重文优秀校长奖。1990年全校有34个班、149名教职工、1513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35亩,总建筑面积达14733平方米。自建校至1990年计有初中毕业生7754名,高中毕业生4958名。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城关北环路28号
电话:0591-26837730
婵犵數濮烽。浠嬪焵椤掆偓閸熷潡鍩€椤掍胶鎽冮柕鍥ㄥ姍瀹曟帡鎮欓弶鎴滆檸闂備胶绮〃鍛存偋婵犲洤绾ч柣鎴炨缚缁犲墽鈧厜鍋撻柍褜鍓涢崚鎺楊敍閻愯尙鍔﹀銈嗗焾閸忔稓鎷嬮弻銉ョ;闁规儳鐡ㄦ刊鏉戭渻鐎n亝鎹f繛鍫涘€濋弻锝嗘償閳╁啳纭€闂佺ǹ顑囬崑銈夊春閳ь剚銇勯幋顓炲幐閻犱焦鐓″畷鎴﹀箻鐎涙ê顎撻梺鑽ゅ枑鐎氬牆螖閸涱喚鍘搁梺鍓插亽閸嬪嫰鎮橀敓鐘崇厓鐟滄粓宕曢幖浣哥闁冲湱鍋撻悘鍡涙⒒閸屾瑧鍔嶉悗绗涘洦鍋¢柕澶嗘櫅缁狀垰霉閻撳海鎽犻柛瀣儔閺屾盯顢曢妶鍛€剧紓鍌氱М閸嬫捇姊绘担鍛婃儓闁稿﹤鎽滅槐鐐寸節閸屾牜绱版繛瀵稿帶閻°劑宕曞澶嬬厱闁哄洢鍔岄悘锟犳煥濞戞瑧澧摶鐐烘煟濡も偓閻擃偊顢旈崟闈涙闂備礁鐏濋鍥煝閺冨倵鍋撻獮鍨姎闁绘妫濊棢閻忕偠顫楁惔銊ョ倞闁挎繂鎳庨埛澶嬬箾鐎电ǹ甯堕柟铏耿瀵偄顓奸崨顖涙畷闂佸憡鍔栭崕鍐测枔閺屻儲鈷戦柛娑橈功閹冲啴鏌ㄩ弴妯哄姎妞ゎ亜鍟村畷鎺戔槈濮橈絾鐏冮梺鐟板悑閻n亪宕硅ぐ鎺撳€跺璺衡姇瑜版帗鍋戦柍褜鍓熷畷婊冣攽閸モ晩娴勯梺鍓插亖閸ㄥ湱鈧灚鐓¢弻銊╂偆閸屾稑顏�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 |